九游官网入口
|
中國瓷器鑒定基礎 (授課提綱)
李輝柄
一.中國瓷器研究狀況
1.文獻考證階段
2.考古調查與發掘階段
3.綜合性研究階段
二.瓷器鑒定學與方法論
1.鑒定學:
文物鑒定是研究與揭示歷史文物的特徵,掌握其發展規律,達到正確斷代目的的科學。
﹙1﹚陶瓷歷史
﹙2﹚陶瓷美術
﹙3﹚陶瓷燒造
﹙4﹚陶瓷科學
2.方法論:
a.鑒定瓷器的內容
(1)瓷器年代鑒定即燒造時代
(2)瓷器窑口劃分即燒造地點
b.鑒定瓷器的年代依據
(1)宋以前瓷器的年代依據
(2)明、清瓷器的年代依據
(3)元代瓷器的年代依據
c.鑒定瓷器產地
(1)對古代瓷窑遺址的調查與發掘
(2)對古代墓葬的清理與發掘
墓葬發掘出土的瓷器,用以對比解決瓷窑遺址的時代,遺址調查與發掘出土的標本,解決墓葬出土瓷器的產地即窑口。
三.中國瓷器發展各個時期的時代特徵
判斷窑口與鑒定時代的基本出發點
我國陶瓷發展的歷史悠久,不同時代的陶瓷器是各個歷史發展時期的產物,把握各個時期瓷器發展時代特徵,是我們判斷窑口與鑒定瓷器時代的基本出發點。
1.原始青瓷的出現與青瓷的燒成 (商至漢代的陶瓷)
2.青瓷的發展與白瓷的出現 (三國至魏晉南北朝的瓷器)
3.白瓷的發展與“南青北白”的形成 (隋﹑唐﹑五代的瓷器)
4.“官窟”的建立與“民 ”的大發展 (宋代的瓷器)
5.北方瓷窟的衰落與南方瓷 的新發展 (元代的瓷器)
6.我國瓷器以景德鎮為燒造中心的形成 (明﹑清的瓷器)
要點:
1.瓷器發展各個時期不同的時代特征
2.各個時代主要瓷窑與瓷器品種
3.各個時代重要瓷窑與品種的發展序列與相互之間的關系
四.瓷器上的不同特徵與風格
劃分窑口與鑒定時代的科學依據
古代瓷器是歷史的產物,它是隨著人類社會發展而發展起來的。在傳世下來的以出土的各個時期的瓷器上,必然要打上它的時代烙印,因此,把握各個時期不同時代陶瓷特點與風格,是我們鑒定時代與劃分窑 口科學方法。然而,瓷器既是一種藝術品,又是一種實用品,一般稱為“工藝美術品”。這就決定了瓷器鑒定的一個基本內涵(不同繪畫等)。既要從它的藝術角度,如它的造形﹑紋飾等方面。又要從它的燒造工藝,如它燒造的窑爐結構﹑燒窑所用的燃料,器物的形成﹑上釉與裝飾方法以及制瓷的原料(胎﹑釉﹑彩)等各個方面去進行研究,這樣才能得出符合歷史時代的科學鑒定。每件瓷器都是在一種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燒制出來的,瓷器上必然給我們遺留下了當時人們的思維意識以及不同工藝痕跡,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時代特徵。瓷器上的時代特徵,概括起來有如下兩個方面:一個是藝術上,另一個是燒造工藝上。
瓷器在藝術上反映出來的特徵
1.瓷器的造形: 瓷器的造形是最具時代特徵的重要方面,是我們進行斷代的重要依據。
2.瓷器上的紋飾題材與紋飾風格: 瓷器是為了滿足當時人們的需要而生產的,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需求,隨著社會時尚的變化,瓷器的裝飾也不斷翻新,形成了複雜多變的時代特徵。這些特徵也是我們常常用以斷代的可靠證據。
瓷器在燒制工藝上反映出來的特徵
3.瓷器的燒造方法: 燒瓷技術的發展,是從低級向高級不斷發展與提高。正因為如此,由于各個時代在原料加工,器物成型,燒 等技術上的不同就給瓷器造就與留下了不同的工藝痕跡。因此,瓷器的燒造方法是導致瓷器具有不同特徵及其變化的主要原因。把握住每時期燒造方法的不同,也是我們斷代以及鑒別真偽制品的重要依據。
4.瓷器的胎質﹑釉色﹑彩繪等徵: 由于各地﹑各個時期的制瓷原料是不同的,瓷器燒成後在胎﹑釉﹑彩等特徵上也就不一樣,這些不同也是我們常常用以鑒定時代的科學依據。
5.瓷器的鑒定除了在藝術特點與風格以及它的燒造工藝上進行鑒定外,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“年款”,特別是明﹑清瓷器。“年款”在鑒定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。紀年墓出上的“瓷器”,也是我們用以排比研究的標準器,是進行真﹑偽對比判斷窑口與劃分時代的科學依據。
要點:
1.古代瓷器所反映出來的時代特徵,在藝術上有造型﹑花紋裝飾: 在燒造工藝上有燒造方法器物成形﹑制瓷原料即胎﹑釉﹑彩繪特徵等。
2.帶“款識”的明清官窑瓷器與紀年墓出土的瓷器,是我們排比研究的科學根據。
3.古代瓷器所表現出來的五個重要的時代依據,雖然是相互制約的整體,但由于各個時代瓷器的不同而有所偏重。如隋代以前瓷器的鑒定重要是著重造型,唐﹑宋瓷器重點看其燒造方法,明清瓷器多偏重于制瓷原料(胎﹑釉﹑彩)與款識。
4.上述五個方面,在鑒定時都要分析,不要輕下結論。
五.真﹑偽對比舉例
《飲流齌說瓷》在說疵﹑偽一節中說:“物有純,必有疵”,有真必有偽。知其純者﹑真者,而不知其疵者﹑偽者,非真知也 ”。我在這裡選幾件真的與仿制的偽品,結合上面講的五個方面進行對比,目的是為了加深印象,理論聯系鑒定實際給大家作一個示範。
舉例:
1.造型
2.紋飾
3.燒造方法
4.胎﹑釉﹑彩
5.款式
六.怎樣學習與提高鑒定水平
“實踐出真知”這句話對我們“鑒定”工作來說是非常正確的。但實踐又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,因為你們見不很多瓷器,好的珍品更是難得看到,怎麼實踐呢?不能不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。我在這裡給大家提出幾個解決問題的方法,供大家參考。
1.上面我講了,宋代以前瓷器的年代依據,是根據紀年墓出土的瓷器(標準器)排比,目的是為了找出它們的發展規律。
2.明﹑清瓷器的鑒定的年代依據,是根據帶年款的瓷器排比出來的。因此,你們也要作這樣的工作,要對帶年款瓷器進行一些排比,找出它們在造型﹑胎﹑釉﹑彩等的特徵,用以解決不帶款的瓷器的斷代問題。
3.雖然鑒定實踐對大家來說是困難的,但也有一個辦法,就是你們要交一些“學費”,賣一些好的文物圖錄(如故宮藏瓷﹑上海博物館藏瓷等)。這就是“帖”,我建議大家要仔細地“臨帖”,返复地“臨” ﹑認真地“臨”,要使這些珍品在腦子裡生根。
4.多參觀博物館的陶瓷陳列,可以與自己“臨帖”的感覺結合起來,很好地對比,進行研究。經過這樣一個較長時間的下功夫的過程,我相信你們再看到一些模彷的﹑偽的制品時,就憑你自己的“感覺”一定能夠識別出來的。
李輝柄個人簡歷
李輝柄,男,漢族,祖籍湖南,1933年出生于湖北沙市。故宮博物院研究員,中國古陶瓷學會副會長,受聘南開大學歷史系兼職教授。
少年時酷受書法,對唐代歐﹑虞﹑褚﹑顏諸大家所書碑,宋元諸大家傳世墨跡,都用功臨摹,細心揣摩,基本功較為扎實,尤善行書。其作品入編名家手書《百龍騰發》和當代名家《百慈善集》。“竹聲兼雨落,松影共雲流”對聯參加故宮博物院舉辦的“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藝術作品展”,獲二等獎,後又選入參加國家文物局舉辦的“新中國文物事業五十年書畫展”得到好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