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游官网入口
|
12月15日至16日,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、福建省文化厅、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、台湾“文化资产总管理处(筹备处)”主办,泉州市人民政府、福建省文物局承办,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协办的“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——闽系红砖建筑的保护与传承”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。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会长单霁翔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作了题为《加强涉台文物保护 促进两岸文化交流》的主题发言,中华文物交流协会副会长顾玉才、台湾“文化资产总管理处(筹备处)”有形组组长洪世佑、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邓力平等致开幕辞。
单霁翔在主旨报告中,以精炼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介绍了涉台文物的提出背景、总体概况,以及工作进展情况。他说,涉台文物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转型过程中应运而生的重要成果。自2007年涉台文物工作启动以来,在法制建设、文物普查登录、重点文物工程维修,以及涉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作了大量工作。目前,已普查发现涉台文物1354处,其中550处已公布为相应级别文物保护单位,福建土楼在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;新修订的《福建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》中增加了 “涉台文物的保护” 一章,从法律层面明确了涉台文物的概念,规范了涉台文物保护、利用和管理等行为;国家已拨付专项维修经费7000多万元,启动了15个涉台文物保护工程项目;闽剧、福州评话、福州伬艺、福州十番音乐、寿山石雕以及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共6项,于2006年5月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他指出,闽系红砖建筑是海峡两岸特有的传统建筑形式,是涉台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加强闽系红砖建筑的研究、保护与传承,无疑将对涉台文物的保护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。
顾玉才在致辞中指出,红砖建筑是两岸同根同源的佐证,也是联结两岸民众心灵的纽带。但是随着岁月的侵蚀、城市化进程加剧和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,两岸红砖建筑的保护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问题。两岸文物工作者通过辛勤的工作和实践,积累了丰富的红砖建筑保护的经验。他希望各位与会专家学者通过此次研讨会,交流经验、取长补短,相互学习、相互借鉴,研究探寻闽系红砖建筑的源流、特点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,交流共享闽系红砖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有益经验,为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而共同努力。
在两天的论坛研讨中,来自中国文物学会、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、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厦门大学、浙江省古建设计研究院、广西文物保护中心、福建博物院、台北艺术大学、文化大学、台湾中国科技大学、云林科技大学等单位的40余位元海峡两岸专家学者围绕闽系传统建筑特色、红砖建筑文化、砖造建筑震害模式与保护、维修技术研究与保存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广泛研讨与深入交流。此次论坛是继2008年“第一届海峡两岸南系古建艺术学术研讨会”召开以来,两岸在文化遗产领域进行的又一次重要学术交流活动,对于提升闽西传统建筑保护水平,推动两岸文化遗产交流与合作起到重要的作用。
本文链接: http://www.macaucsa.com.cn/a/news/193.html